1月18日至1月22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江苏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南京医科大学代表、委员们光荣参会,校党委书记兰青、校长胡志斌分别作为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积极建箴言献良策,发出南医之声。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此次带来的建议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做实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在百姓健康中的“守门人”作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龄人口和失能半失能人口也将持续增加。上门医疗和家庭病床服务既可打通服务患者“最后一公里”的堵点,也可进一步缓解住院难的困境。近年来,江苏回应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的殷切需求,积极探索推进上门医疗与家庭病床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激励措施、补偿水平、产品与信息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要明确服务流程与标准,多方协作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为老服务、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拓展养老服务功能;加强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合作,设计合理的上门医疗与家庭病床服务医保支付标准;对医务人员建立合理的补偿激励机制,综合服务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因素给予医务人员相应的奖励和补贴;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兰青书记带来的另一个提案是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肥胖管理工作。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显著变化,肥胖率持续攀升。2023年,我省6-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30%,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城市肥胖率高于农村,但农村增长速度更快。虽然江苏已通过多部门协作推进肥胖防控,但管理体系仍需完善,干预措施尚不全面,亟需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防控机制。
因此,要增加基层健康管理人员的配备,完善基层医疗和健康管理设施,定期开展针对基层健康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对学生进行体重监测和健康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关注度;推进数智技术应用,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构建“家-校-医”多层次监测网络,同时加快隐私保护法规的落地,确保健康数据安全与合规使用。
“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组学与医疗数据的整合、流通和利用,将助力医疗机构更精准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将有助于构建以数据服务健康中国的全新模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全省高质量生物医学数据资源”的提案。
胡志斌校长指出,在生物医学数据研究领域,大型队列研究具有极为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其借助对大规模人群的长期跟踪观测,广泛采集涉及多维度的健康数据,深度剖析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争相将布局建设超大规模人群队列上升到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我国也布局建设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等大型人群队列。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学校早在2004年就启动开展了自然人群队列建设工作,经过持之以恒的深耕探索,先后建成了出生人群队列、自然人群健康队列、健康管理队列、重大疾病专病队列等,覆盖百万人口,建成了从出生到老年、从健康至疾病的多种类型队列。
在实际工作中,胡志斌校长发现,全省还缺乏对高质量生物医学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缺乏开放共享的生物医药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对以生物医药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占领新一轮生物医药领域制高点的力度还不够。为此,他建议江苏应率先在国内探索基于现有优质队列生物资源,加快构建面向生物医学领域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校府联动共建共管高可及性和巨大转化潜力的密集型生物医疗数据共享平台,从而为江苏省乃至我国生命科学源头创新、健康产业升级、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根据数据敏感性和研究需求明确共享层级,既满足开放共享的要求,又确保数据安全。“在此基础之上,最终实现以大数据驱动产学研转化,积极探索以生物医疗数据要素赋能生命健康领域新质产生力的路径与举措。
参加本次江苏省两会的南京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的两会代表、委员们还有: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 夏有兵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丁强
江苏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政协常委,农工党南京医科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 夏彦恺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 刘云(列席省政协)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原党委常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 赵俊
江苏省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南京医科大学支部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兼) 殷咏梅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常委、民盟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第四附属医院院长 杨涛
江苏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常委、九三学社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 殷国勇
江苏省政协委员,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南京医科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吴延虎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鼓楼区政协委员,民盟南京医科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 陈芸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 陈鑫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爱华
江苏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南京市儿童医院支部主委、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美容整形中心主任 沈卫民
江苏省政协委员,台盟盟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王晓榕
江苏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省委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行政主任 沈波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 姚志剑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贾雪梅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 华东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汤黎明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院长 杨晓钟
代表、委员们围绕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患者体验,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干预,健康江苏建设,生育友好环境建设,重大慢病防治,高校心理健康,老年共病健康服务体系等议题,谈对策、提建议,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勾画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代表、委员们表示将聚焦国家的重大战略和部署、聚焦民生需求、聚焦行业的重大问题和发展需求,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坚定办好自己的事,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建箴言献良策。
(素材来源/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党委统战部 党委宣传部)